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

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

學術界

编辑

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劉兆佳認為,由於記者的提問過於尖銳,而江泽民不可能在公眾面前批評支持董建華連任的錢其琛,所以只好斥責記者[22],並説江澤民的意思是支持董建華參選下次的行政長官選舉,中央對選舉結果沒有把握,因此並非欽點[23]。他之後在接受訪問時提道錢其琛可能在沒有聽清「支不支持董建華連任」最後兩字的情況下回答。並認為北京當局還沒決定下任行政長官的人選[24]。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行政學系主任張炳良讚同江澤民的說話,指這能讓人不至於認為行政長官是在得到中央指示的情況下勝選[25]。《東方日報》專欄作家雷一鳴認為,事件反映出香港媒體事前沒認真研究,問題過於尖銳[26]。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蔡子強表示,江泽民的說法能淡化錢其琛在香港引起的負面輿論[27]。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批評江澤民的斥責,指北京當局在該時支持董建華連任,已是幫助他獲勝。因此記者的提問反映了香港居民所憂,具有一定合理性。根據他的分析,江澤民不滿提問的原因在於記者道破行政長官選舉只是「自欺欺人」,觸及「中央是否干預香港內部的特首選舉」這一「問題核心」[28][25]。嶺南大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亦有類似說法,指中央表態支持董建華連任無法讓香港居民相信特首選舉「有任何實際意義」[25]。根據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梁偉賢的意見,不論欽點了與否,江澤民的反應都是合理的——若欽點了,那麼記者的提問就過於敏感;若沒有,則香港記者曲解了錢其琛的意思。但仍説道他不應在現場斥責,因為在現場記者應能跟江澤民以平等的身份對話,而非受斥。最後考慮到1949年之後中國大陸領導人都非人民選出,而江澤民任內又有跟董建華握手的事件。因此認為記者提問合理,亦反映了香港市民所憂[29]。

根據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吳貴亨和北伊利诺伊大学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杰弗里·基德(Jeffrey L. Kidder)在《社會學理論(英语:Sociological Theory (journal))》上發表的文章,江泽民聽到欽點後表現出情緒的原因之一在於中國以往一向推行帝制,因此這一用語用在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大陸會變得「敏感」。而他稱自己是長者則是為了強調自己比「too young」的記者更有見識[13]。《地下陣線:中共在香港的歷史》著者陸恭蕙寫道,從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一事可見中港文化的差異,指出香港記者「經常要澄清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以便就某一事件有一個明確答覆和公共紀錄」[4]:242。

新聞界

编辑

江泽民怒斥记者一事受國際及香港傳媒廣泛關注[30][13],《纽约时报》、《经济学人》、《衛報》等都有報導這一事件[13]。不過,它們對江澤民為何怒斥香港记者擁有不同說法,有的認為他是受怒火影響下才怒斥記者,也有的認為他是有目的地作斥責[13]。

《星島日報》在怒斥记者事件發生後次日發文指,不論美國還是香港,記者提問尖銳問題最樂於見到的就是江泽民那樣的反應,而且「無論從香港或美國的標準﹐記者昨日都問了應問的難題」[31]。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張健波認為,記者的提問是合理的,因為他們問了香港人所關注的問題,即中央怎樣看待董建華及他有沒機會連任[32]。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焦惠標對此表示,記者的責任是提問問題,而江澤民也有自由表達對傳媒的意見[32],不過仍評論指英國前首相约翰·梅杰曾表態支持彭定康,但不見傳媒如這事般關注,並認為江澤民支持董建華是正常之事[27]。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形容,錢其琛的表態令不少香港居民擔憂這是否代表中央欽點董建華,所以才會有記者就此提問[22]。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陳坤耀同樣指傳媒的提問「相當精警」[33]。《明報》及香港電台普通話台台長張圭陽則認同江澤民說香港記者「too young」,因為香港前線記者多為傳媒界的新人,經驗較豐富的傳媒工作者則多任職編輯和行政[33]。

《太陽報》的社論同樣肯定記者的提問是在要求江澤民澄清,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此外亦表示江澤民的態度為「間接的欽定」,但仍認為他的怒火源自泛民主派及其他國家對香港政治的批評[34]。《東方日報》的社論則指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成員多為「愛國者」,江泽民的態度能左右他們的投票意向,從而影響董建華是否連任。而董建華經現實證明欠管治能力,因此大多香港市民會關注江泽民對董建華的態度[35]。《新報》的社論同樣認為香港行政長官是北京「欽點」出來的,但該時還沒是時候表態,以免沒有人參選「陪跑」,因此江澤民才會動怒。同時寫道董建華的政策令他民望不佳,因此香港居民才關心他會否連任[36]。

根據《大公報》金察柯的看法,江泽民對董建華的支持是他個人的意見,不會影響香港居民決定的選舉結果,因此認為指責中央干預香港的媒體有偏差[37]。《文匯報》的社評也有類似意見,指根據香港基本法,當地行政長官由「具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選出,因此不能說是欽點[38]。《香港經濟日報》寫道,根據該報的消息,中央是了解表態會引來批評。但推測指其仍然表態支持董建华的原因是想壓制香港的反董聲浪,維持香港穩定,避免西方在此事上借題發揮,影響中國大陸政治[39];該報另外寫道,也有消息指北京當局對香港記者的負面提問感到不滿[15]。《新報》同樣分析指,江的斥責跟想維持香港政治穩定有關[5]。《大紀元時報》和新唐人電視台在提及此事時侧重于顯示江泽民缺乏優雅风度[40][41]。《蘋果日報》同樣認為江澤民在是次事件中「失去了形象」[42]。

政界

编辑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負責人以《香港基本法》反對中央欽點行政長官的說法[43][44]。港區人大代表鄔維庸也分析道中央「欽點」的說法會讓人認為努力維持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的中央沒有遵守該些原則,因此江澤民才會怒斥记者[28]。鄔維庸及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的意見還跟劉兆佳相似,指中央不能控制行政長官選舉結果[23]。中国政协常委徐四民建議在場的記者應問得更有技巧,例如「你這樣講,香港將來怎麼投票選舉他(董建華),很糟糕吧?」[45],並指香港记者的說法等同把江泽民說成是獨裁者,因此他發怒是合理的[46]。民建聯主席曾鈺成同樣說中央「欽點」某人成為下任行政長官的說法不符《香港基本法》,因此理解江澤民怒火從何而來[22]。立法會議員蔡素玉的意見與鄔維庸和徐四民接近[47]。

民主黨副主席何俊仁和前線召集人劉慧卿反指考慮到北京當局與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成員或香港富商的關係緊密,因此支持董建華是可以解讀成「欽點」。前者表示委員會成員非經普選產生,而且成員有最少一半人是親北京派,那麼當然可以解讀成欽點。民主黨主席李柱銘認為江澤民的說法只是為了掩飾[23],並批評錢其琛和江泽民的說法都反映了香港居民還是無法真正自行選擇領導香港的人[48]。

事件在香港引發部分人不滿,江澤民發表講話次日,梁國雄等四五行動成員從香港公園遊行到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批評訓斥傳媒的說話是威嚇傳媒。他們在遊行期間高舉橫額,又要求普選行政長官。他們把聲明放置在公署門口後,燒毀江澤民的相片,以此表達不滿。梁國雄在面對傳媒時批評北京當局「欽定」行政長官是在破壞香港自治權[49][50]。燒毀相片的行為受港區人大代表朱幼麟和温嘉旋等遣責[47]。

相关推荐

Puppy 小狗 D-928 吸尘器入手开箱体验 博大365
你在哪里造句 bt365网站

你在哪里造句

07-01 👁️ 5801
情商低有哪些表现?识别低情商的特征,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bt365网站